微信公众号

本页二维码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365-818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时间:2016-11-04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 作者:

365-818作为重要的民政教育和培训基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立足民政、面向社会、服务全国、适应市场、开放办学”的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积极响应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发挥行业办学优势,适应民政事业发展和民政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以建设优质校为目标,打造养老、康复、假肢、社工、儿童、社区、殡葬等特色专业群,各项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适应社会需求能力逐年提升。

一、学校基本情况

365-818(民政部培训中心)是国家民政部直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溯源于1959年建校的内务部干部学校,2007年在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基础上成立,主要承担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全国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民政职业技能鉴定、民政政策理论和社会工作研究等职能,被誉为“民政人才的摇篮”,获得“国家技能人才突出贡献单位”、“中央机关文明单位”、“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团体”等荣誉。自2013年迎评促建和评估整改以来,学校高职教育理念得到全面提升,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特色逐步彰显,专业建设水平大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365-818、民政部培训中心、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五位一体”的独特优势,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截止2015年,学校设有老年福祉学院、民政管理系、社会工作系、社区服务系、假肢矫形康复系、殡仪系、社会组织管理系等7个教学单位;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3556人;专业设置发展为目前的老年服务与管理等16个专业(方向)。其中,老年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两个专业为教育部重点支持专业,学校是专业资源库建设和现代学徒制改革的试点单位,也是老年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等专业指导委员秘书处单位。2014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行业内的主导、引领地位逐步确立。

二、办学基础能力

(一)学校基础设施设备不断改善

截至2015年,学校占地面积603614平方米(其中燕郊校区204816平方米,大兴校区398798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44364平方米,生均12.68平方米。建有学生公寓6栋,建筑面积22520平方米。学校拥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实训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餐厅、浴室等教学生活用房。学校积极开拓办学资源,利用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等方式弥补学校房产等资源的不足。目前大兴校区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预计2018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学校注重教学条件的改善和育人质量的持续提高,积极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不断改善专业设施,历年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不断增加。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从2013年的2511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5279.8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013年为0.85万元,2014年为1.12万元,2015年为1.65万元。校企合作提供的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值从2013年的0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85万元。三年接收社会捐赠总计135万元,较好地保障了教学、科研的需求。

(二)学校办学经费收入逐年增加

学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事业收入、社会捐赠经费和其他收入。国家下拨财政经费2013年1.2万元/生,总计3550万元;2014年1.35万元/生,总计3734万元;2015年1.35万元/生,总计4346万元。此外,2013-2015年财政还分别下拨了3643.05万元、5975.61万元、8729.65万元的教育项目经费,我校利用这些经费建设辅助器具综合实训中心、护理实训中心及用于学生宿舍的改造,较好的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三)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学校高度重视校园信息化建设,致力打造“数字化校园”,完善校园网络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目前接入互联网出口带宽660Mbps,主干网采用了双核心双链路结构,带宽达到2000Mbps。教学用终端(计算机)870台,所有教室均安装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基础设施很好地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主要教学场所均配备了必要的多媒体设备。网络信息点数1500个,无线发射点451个,覆盖学校绝大部分区域,实现了校园一卡通与商务收银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等系统的对接应用。

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数字资源总量14840GB,其中电子图书资源总量2500GB。有116门课程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建有网络教学资源,部分专业应用了虚拟实训软件教学。

在管理应用服务系统建设方面,学校还构建了校园信息管理平台,综合集成了学校行政办公、教务教学、图书管理等系统,各类应用系统实现了平台统一、数据统一。学校对在线教学及网络课程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使数字化系统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数字化校园建设使我校的信息化水平迈入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

在办学基础能力各个方面,学校已经达到国家各项要求。

三、“双师”队伍建设

一)“双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要求,学校专门制订了《教师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要求专业教师进入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并纳入职称晋升、考核评价体系。专业课教师中,90人具备“双师”素质,“双师”比例占专业课教师73%。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普遍提高。学校自2012年开始启动全校范围的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活动,共140多名专兼教师通过测评,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不断提高。

(二)双师”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我校拥有全国民政行业领军人才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6名、专业带头人12名、骨干教师61名。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36人(其中正高7人)、中级职称96人,分别占专任教师的21.8%和58%。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的14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3人),占专任教师89%(博士占14%)。“双师型”教师中高级职称22人(其中正高7人)、中级职称64人,“双师型”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同时我校积极建设和完善兼职教师队伍,从行业企业一线聘请兼职教师40余名,进一步完善了我校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

(三)师德师风建设卓有成效

作为民政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更加强调人的职业素质和品格,这就要求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标准更高。学校专门制订《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加强教学运行、质量管理、教学考核等各个方面的规程监管,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发挥学校国际教育与国际交流职能,结合民政部养老、殡葬等国际化项目的执行,加强教师与国(境)外的交流,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提高教师的国际视野。通过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院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组建团队参与教学工作,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指导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精神的塑造。

学校正在形成一支师德师风优良、业务素质好、结构比例合理,与高职教育特点、民政教育和学院发展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专业人才培养

(一)专业结构特色凸显

学校面向民政领域和社会服务业,开设了假肢矫形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康复辅助器具技术、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社会工作、婚庆服务与管理等15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项目支持专业2个,教育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试点专业1个,中国残联残疾人服务试点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4个,占全校专业总数的50%。以优势专业为核心,按照专业基础相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围绕“生、老、病、故”生命线构建儿童教育、老年福祉、假肢康复、现代殡葬、社会工作、民政管理等6个专业群,分别对接婴幼儿服务业、养老服务业、健康服务业、殡葬服务业等行业。

专业集群与特色优势日渐彰显,学生成果丰硕,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其中殡葬专业开发了生命课程体系,《创建生命文化课程体系,提升殡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改革实践》成果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彰显我校人才培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二)课程体系凸显社会需求的价值取向

1.构建基于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

根据民政行业和社会服务业人才需求特点,结合“生、老、病、故”专业集群,学校定期调整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工作岗位胜任力特征,分析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目标,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建构基于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系统安排学生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综合实践环节,结合高职专业特征,创新毕业设计改革,不再拘泥于毕业论文,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课程模块不断优化

经过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形成了由基本素质课、素质拓展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核心能力课、职业能力拓展课和集中进行的教学环节构成的6大教学模块。学校围绕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引入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或规范。在各课程模块中,突出实践教学重要地位,实践教学总课时比例已超过55%。2013-2014学年B类(理论+实践)课程占开课总数的71.6%;C类(纯实践)课程占开课总数的13.4%。2014-2015学年B类(理论+实践)课程占开课总数的71%,C类(纯实践)课程占开课总数的18%。

学校全面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制定核心课程标准、能力考核标准,共同开发教材,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截止2015年,我校建成了125门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015年,学校获得了教育部职业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服务老年事业的发展。

(三)校内实践教学不断提高

1.实训设备配置水平不断提高

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基地71个,占地面积18546平方米。设备总值3560.18万元,其中,2014-2015学年新增设备值1091.31万元;设备总数4929台套,其中大型设备82台套;本学年校内使用频率295739人时,社会使用频率2470人时;实训耗材投入115.39万元,设备维护投入3.5万余元。校外实习基地98个。

2.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建设不断加强

通过梳理,学校修订了实训室工作规程、实训室管理、实训耗材、仪器设备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补充了计算机机房管理办法,完善了机房软件安装流程;新制定了实训室建设项目工作流程,明确了实训中心、各系部和职能部门工作职责。

3.实训项目建设成绩显著

学校顺利完成了智能化实训综合管理系统项目建设、英语自主学习中心项目建设、信息化教学示范基地建设,并组织教职工举行系统推广培训,保障系统顺利全部上线运行。实训项目的建成提高了实训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程度,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我校信息化教学水平。

(四)校企合作不断深化

1.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构建校企共建专业机制

我校在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以建立校企共建专业的长效机制为目标,联合全国相关院校,牵头组建成立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各委员会对各专业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育教学、科研生产、对外合作等重要事务进行评价、咨询和指导,在学校与社会广泛联系与合作、支持专业建设和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服务地方产业人才需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以区域产业发展对社会服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市场需求的调研,与行业企业共同制(修)定2014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进一步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各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

3.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校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开展项目化课程教学培训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测评,实施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例如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与泰康之家进行深度合作,订单培养;婚庆专业举办婚庆职业经理人高级培训班;假肢专业按照国际假肢矫形学会(ISPO)标准修订假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国际评估认证。

4.不断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鼓励并支持各专业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的通知》(教职成厅函[2015]29号),学校设立了“中民民政职业能力建设中心”,其作为“行业试点牵头单位”,成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行业试点单位之一。

五、学生发展

(一)招生质量整体较高

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相关工作要求,我校严格执行阳光招生工程,开展了普通高考招生、单独(自主)招生、单考单招、成人大专和3+2中高衔接五种类型的招生工作。2013年招生计划投放1400人,实际招生数1134人,招生率达81%;2014年招生计划投放1400人,实际招生数1150人,招生率达82%;2015年招生计划投放1400人,实际招生数1139人,招生率达81.4%。其中,2013年单独招生报名人数357人,录取195人;2014年单独招生报名人数291人,录取282人;2015年单独招生报名人数531人,录取402人。招生计划及录取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录取数与报到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次投档率达到100%的省份逐年提高,跨省自主招生考试省份与计划数逐年递增,自主招生报考人数、录取人数和报到人数逐年成倍的增加。

(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我校立足素质养成教育,通过“三立足、一加强”,使得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立足校训,推进体现校园核心人文内涵的“仁爱”文化建设;立足学生晨练、体育锻炼,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立足书香校园活动,建设学习氛围浓厚的“学”文化;加强公寓管理,推进友爱互助的公寓“家”文化。

三年中学生在校外的多项大赛中获得奖项,展示了学生的良好的综合素质。2013年11月,学生篮球队在第十六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北京赛区(高职组)比赛中,男、女学生篮球队分获第七名和第四名的好成绩;2013年12月,我校代表队荣获第五届北京市大学生(高职组)人文知识竞赛二等奖;我校“青春红丝带”社团获得“ 2015年度首都高校青春红丝带社团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双证书”制度稳中推进

我校2013届93%的毕业生取得国家颁布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2014届毕业生获证率达到了100%,2015届90%的毕业生取得了国家或行业企业颁布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实力。

(四)学生就业率高位稳定

我校2013届毕业生数为892人,就业率达90.14,对口就业率达44%,签约率为20.7%。

2014届毕业生人数为764,就业率达92.15%,对口就业率达71.8%,签约率为22.77%,签约率较往年相比提高近10%。2015届毕业生数为1018人,就业率达96.7%,对口就业率为74.3%,签约率为18.02%。就业持续高位稳定。

六、社会服务能力

(一)认真履行民政培训职能

学校是国家民政部培训基地,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充分履行培训职能,面向全国开展老年、儿童机构管理培训、养老与社工等专业人才培训、全国民政厅、局长培训等多个培训项目。 2013年到账资金1506.8万元,共举办52期培训班,培训人数5218人。2014年到账资金2414.49万元,培训53期,5199人。远程培训资金1000万,培训12188人。2015年到账资金2346.93万元,其中地面培训59期,5558人,远程培训5000人次。

学校还积极承担了地方政府委托的培训任务。2013年到账资金47.30万元,共三期培训,人数共232人。涉及陕西、内蒙、河北三省区民政行业。2014年到账资金39.89万元,共两期培训,人数共114人。涉及山东、云南两省民政行业。2015年到账资金167.62万元,共9期培训,人数共714人。涉及河北、云南、江苏、新疆、内蒙、河南六省区民政行业。

三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民政工作中心任务、民政事业发展大局和民政人才队伍建设战略,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向特色、精品、高端培训转型。着力抓好以全国民政厅(局)长和新任民政局长为对象的高端培训,以民政技能人才为对象的技能鉴定培训,面向民政干部和专业人才开展的民政业务培训以及面向西部地区和基层开展的送教上门培训。学校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培训部门2014年获得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

(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有序开展

学校是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所在单位,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功能,在全国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开展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假肢师、矫形器师、殡葬服务等民政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举办养老类、殡葬类、孤残儿童服务类等全国民政职业技能大赛,不断提升民政人才队伍建设水平和质量。

(三)民政政策创制与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2013年度,学校获得纵向科研项目10项,到账经费共计121.55万元;各类政府购买科研服务23项,到账经费共计44.27万元;横向技术服务5项,到账经费共计21.42万元。2014年度,学校获得纵向科研项目12项,到账经费共计176.35万元;各类政府购买科研服务14项,到账经费共计129.31万元;横向技术服务4项,到账经费共计13.73万元。2015年度,学校获得纵向科研项目18项,到账经费共计297.5万元;各类政府购买科研服务12项,到账经费共计511.67万元;横向技术服务6项,到账经费共计31.85万元。

从2013-2015年的到账金额来看,各项科技项目到账金额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我校在民政创制研究、发挥智囊作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学校结合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结合教师个人成长的积淀和提升,重点从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领域入手,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另外,以学校研究平台为依托全面提供民政科技服务。学校以民政部假肢矫形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依托,着力推出标志性研究成果,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发挥项目及其带动优势,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四)贫困学生学业经费保障力度不断加强

北京市政府下拨至我校的资助项目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义务兵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饮水洗澡电话补助共五类款项。2013年国家奖学金1.6万元、国家励志奖学金43.5万元、国家助学金139.01万元、饮水洗澡电话补助139.01万元、义务兵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18万元,总计206.6425万元;2014年国家奖学金1.6万元、国家励志奖学金48万元、国家助学金150.14万元、饮水洗澡电话补助5.0505万元、义务兵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64.8万元,总计269.5905万元。2015年国家奖学金2.4万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5万元、国家助学金176.49万元、水洗澡电话补助5.4575万元、义务兵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42.6万元,总计281.9475万。

学校每年按照有关要求从学费收入中提取经费,用于学生勤工助学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助,保障了学生完成学业。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一)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些取得“双师型”证书的教师,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有的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理念、意识和态度变化较慢,在信息化教学技术上掌握不够。学校将通过加强产学研结合,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保证;增加兼职教师的数量,发挥他们丰富的实践技能资源,采用传帮结队形式,培养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带动教师的“双师”素质的提高;进一步优化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加强对教师的信息化培训,并通过举办校内外大赛、“优质课堂”评比等,对教师进行奖励。通过良好的机制促进教师能力的提升。

(二)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有的课程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课件制作水平不高;有的课程考试方式单一。下一步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积极探索“五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通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与测评、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级优质课程建设项目,促进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

(三)学生的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制约我校学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毕业生求职认知水平有待加强;行业认知水平有待提升;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还不够细致。目前,我们通过加强学生认知的引导、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提高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引导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

综上,根据对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数据平台进行分析,我校在基础办学能力、师资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发展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我校也通过系统、客观的自查,发现了存在的不足,而且深入挖掘问题出现的根源,明确了“紧贴行业、特色发展,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创新驱动、成果导向”的建设思路。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会把学校建设成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国内一流、世界水平的优质院校。

关闭